上一頁
 
掬塵水語

掬塵水語

王章男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●見性就是見到大道。什麼是大道?簡明言之,就是一真法界,也是所有眾生應心行之處。那些一念之差,不幸走上歧道的人,到頭來遲早還是要回到原路的。

此生此世若還聽任那個自以為是的生死之本牽著鼻子走,真不知何劫方有脫離三界六道的一天。

 

●普賢菩薩是以“心行”進入不可思議的世界。

「是以什麼樣的心行入?」

「以忘我銷法的三際不住心。」

 

●“安忍不動如大地,靜慮深密如祕藏”是地藏王菩薩的心法。依此法養來養去,日久歲深,自會讓人一口吸盡淡水河,絲毫不剩一滴水,直接與「本來無一物」產生共鳴。

 

●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”這句話本身沒什麼奧義。祗為讓一切蠢含靈的生命,如水流暢。

 

●要知,一旦凝滯,三界六道遂慢慢形成,因果輪迴從此便永無休止下去。想掙脫拘束,回復自由身,也只有讓自心回到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”的本態,始有幾分的希望。

 

●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”本身即是禪的慧命,也是諸祖作略基本的法則。

 

●宗上那些棒打、喝吼、豎指、刺鼓、舞扇……。並非叫人懂不懂,而是在觀察來的人會不會?會者便即知落處,任運全顯用心若鏡,不會,只怕鏡痕加深。

行深般若三昧,便可頓悟自身五蘊本是虛幻無實體,根本不足以依恃,這是自性自見。見性之後,不學自會無念法門----於一切法中,無染無著心體無滯,來去自由的無為法。

 

●愈向上越無知無能,俱胝面對來者無論問什麼,一律只豎一指,異曲同工者還有趙州,見來人便笑說「喝茶去」,當年臨濟問大法,黃檗若不是一聲不響,便打下去,如今也不會法子法孫滿天下。

 

●這些本分宗師都善用活法,絕不讓人落入塵機,也不讓物拘入。自家懷中那把金剛寶劍,若能毫不遲疑佛、魔兩邊全斬斷,始稱“善舞劍人”。

 

●心念若還有求佛,即表示厭棄眾生,正因懷中有這個心態,故修行千劫萬世仍難以成為正覺。何故?只為平等輪尚未轉,竟先轉貢高輪。

 

●從來祖師只教人潛參心念未萌起之前那片田地。也即是古德所說爺娘未生前是什麼面貌?這個非小因緣,一定要確實親證始有幾分相應。若強作解人,到頭來只怕招致更多災禍。

 

●真心是無念、無相、無住、故處處無痕跡,卻在聲色世界中能夠顯出其威儀。

世尊在靈山拈花,最大的心願,就是祈望天下一切有情眾生皆能直下承當「從無始以來本有的活卓卓妙體」。饒是如此,也要自心達到淨裸裸不留一物,始可以迦葉同微共笑。

 

 


上一頁